清朝西藏银币之——狮图“桑冈果木”赏析

17-01-23 14:05:59 中国集币在线 发表评论

  藏族崇狮习俗由来已久,它与佛教文化的传入有着密切关系。比如“狮子吼”即喻示佛陀弘法的无畏广博,又多见于诸神佛的坐骑,如文殊菩萨、多闻天王、丹坚护法等等。

  其实,藏地原本没有狮子生活,由于外来文化的交融,使得狮子形象很早就在西藏地区受到重视,与之有关的传说寓言也非常多。在著名寓言《咕咚》中,作为百兽之王的狮子,在动物们奔走相告疑虑惊慌之时,只有它知道“咕咚”是木瓜掉进水里发出的声音,体现了狮王的威武冷静和智慧豁达。通过建筑、雕塑 、绘画、舞蹈、藏戏、宗教等多种表现形式,崇狮文化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延续,也成为了西藏人民善良勇敢的象征。

  至清朝宣统元年(1909年),“狮子”作为主要图案,被运用在了一系列钱币上。当年设计制造的几款银币和铜币,自诞生以来也一直是藏币收藏中的焦点,本文主要谈谈其中更为稀少的一两形制银币——狮图“桑冈果木”。(图1)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 图一

  “桑冈果木”即“一两银元”的藏语发音。狮图“桑冈果木”是西藏地区首次使用机械制造的带有雄狮图案的大型银币,其直径约35毫米,厚约2.2毫米,光边。正面中间圆圈内一头健硕威武的雄狮回首作吼状,似威震一切邪魔外道,圈外环绕八个等分的莲花瓣轮廓,每个花瓣内都有藏文,顺时针依次排列为“甘、丹、颇、章、却、列、朗、杰”,意为“甘丹圣殿,战胜四方”,(图2)表达当时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嘎厦政府,希望威德远播四方的一种愿望。背面中间为“如意宝”图案,其外环绕手写体藏文纪年15饶迥43年银一两(“饶迥”相当于“甲子”六十年,第一个饶迥始于公元1027年,此处计算后即公元1909年),外围同样环绕八个等分的莲花花瓣轮廓,带有宗教纹饰寓意的八吉祥图案顺时针排列其中,近外廓处和正面一样有点状圈圆环绕,(图3)反映出浓郁的藏族风格和传统特色。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二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三

  当时西藏地区正处于从传统打制币,向机械化制币过渡的重要节点,由于实行币制改革,西藏地区陆续从国外购进造币机器,告别了长期依靠手工钱模打制、剪片等传统制币历史,逐渐步入了以人力、水力为动力的机械化制币阶段。其采用高纯度的纹银为主要原料,溶化后浇铸制成银胚饼,以人力驱动机械制造银币。虽然相比之前漫长的打制币历史,工艺技术已有实质提高,但尚处于半机械化制币的过渡阶段,造币工序繁多而产量低下,工作模较多而缺少边齿冲压工艺。因此,尽管此品种制造时间不长,却产生出丰富的版别和细目。通过大量实物观察和资料对比,按狮图样式可分为二个大类,一类为“大头狮”,(图1)狮头硕大鬓毛粗密成回首状,另一类鬓毛较稀,狮头明显偏小,作回首状且微微上仰,故称其“小头狮”。(图4)以此二个大类衍生出来的主要版式可归纳出近十种,而实际依然存在局部纹饰、暗记、修模等细细目的变化,可见当时除了带有试造性质的尝试外,模具的损耗也确实比较严重。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图四

  由于一两形制并不符合西藏地区长期以来流通银钱的使用习惯,当时主要作为地方政府及贵族贮藏使用,之后在1914年、1918年、1919年断断续续还有极少量制造,狮图形象不尽相同且存世稀少。

  综上所述,狮图“桑冈果木”的设计制造集多项创举于一身,其诞生在特定历史节点及较少的存世量,无疑成为西藏钱币中的名誉品。

作者:耿毅

来源:《中国钱币界》21期

欲了解《中国钱币界》杂志订阅详情,请点击:

http://www.jibi.net/News/qbdjbd/151524106.html

更多邮币卡资讯、行情!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集币在线官方微信(jibizx)。
中国集币在线

延伸阅读

分享到:

交易频道

关于我们 | 免责声明 | 广告服务 | 委托买卖 | 意见建议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导航
Copyright © 2000 - 2011 JiBi.Net. All Rights Reserved
中国集币在线  版权所有